太阳集团3143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广东工业大学安太成教授来太阳集团3143进行学术交流

2018-07-22

应太阳集团3143、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高宏教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工业大学安太成教授于7月12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做了题为“区域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探索与实践”和“大气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形成臭氧和二次气溶胶(SOA)的化学机制及其净化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太阳集团3143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博教授主持。

张远航院士的报告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臭氧污染问题的提出、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形成机制与来源解析、防治战略与控制对策。张远航院士首先从我国首次发生的兰州光化学烟雾的发生和诊断展开,深入讲解了不同原因导致的国内外光化学烟雾的发生机制。而后,张院士又对我国在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概述,全国74个城市从2013年开始在线观测臭氧浓度,发现臭氧污染日益严重,推动着管理决策从前体物总量减排为主,转向多方向多目标约束管理,能只关注PM2.5,还要对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氮氧化物(NOx)科学减排方案给予重视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大气臭氧等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最后张院士总结到,虽然我国臭氧问题日渐显现,但是总体上把握了典型区域臭氧的污染和主控因子,基本具备开展臭氧污染防控的技术手段,并在一些典型区域开展了臭氧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安太成教授主要对芳香烃类VOC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及其课题组近年来所开展的相关光催化治理技术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安教授以甲苯和苯乙烯两种典型的芳香烃为例,对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及反应机制,以及对其如何有效进行降解及光催化清除做了精彩的讲解。并介绍了光催化VOCs治理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此外,还针对如何利用量子化学对降解产物进行研究,及如何将光催化应用于工业化电子废弃物降解的前沿研究领域给予了相应的介绍。

讲座后,现场师生与张远航院士、安太成教授针对目前日渐显现臭氧污染问题,及VOCs减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与交流。

臭氧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进行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二次形成。臭氧污染问题与PM2.5污染差异在于:臭氧是人的感官较难看到和感觉到的,但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如增加哮喘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的发病率等。在珠江三角洲等城市,臭氧已经超过PM2.5,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