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陆腹地包括我国西北、中亚、里海周边与西亚大部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和“欧亚大陆桥”的核心区域,被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该区域主要由连续的封闭内流盆地组成,面积广袤,以干旱与半干旱区气候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的背景下,亚洲腹地干旱内流河区域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太阳集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马轩龙课题组综合使用了2000-2021年间包括光学卫星(MODIS)、大气降水测量卫星(GPM)和地球重力测量卫星(GRACE)等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亚洲腹地干旱内流河流域近二十多年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变化趋势及其水文气象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植被近二十多年出现大范围“变绿”趋势(表现为植被地上生物量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降雨量更加稀少的“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同时,该区域在降雨量变化不明显的前提下,重力卫星测量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地表水+地下水)呈现了持续且广泛的大幅“失水”趋势(二十年间区域平均累计水储量变化量为-0.42 m)。此外,团队探究了人类活动在以上趋势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发现干旱与极端干旱区灌溉农田范围的大幅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灌溉用水量增加是造成这些区域“变绿”及“失水”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SDGs),该研究探讨了亚洲腹地干旱内流区大规模的“绿化”和“失水”现象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图1论文首页
图22001-2021年之间亚洲腹地内流河流域整体平均空气温度、降水量和陆地水储量(TWSA)变化趋势图。
图32001-2021年间亚洲腹地内流河流域空气温度、降水量、陆地水储量和生长季内植被指数积分变化趋势空间格局。
图4亚洲内流河流域所有像元按照植被指数积分(IntEVI)在2001-2021年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梯度划分后,各梯度上降雨量(P)、蒸散发(ET)和陆地水储量的变化趋势。图上虚线表示不同梯度下主要植被类型的ET变化趋势。
该项研究成果近期以“Satellite observed dryland greening in Asian endorheic basins: Drivers and implicatio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专业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 = 9.8,一区Top)。太阳集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正阳为论文第一作者,马轩龙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305)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11540014)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1216